2018年,是我首次進入市場,也是我踏入社會的第一年。大學時期曾接觸過外匯保證金和選擇權等產品。雖然有一些獲利,但當時對產品和風險了解不深,交易更像是「投機」而非「投資」。
2018年的投資收益約為20%,雖然不如市場上那些動輒兩三百%的收益率,但我只希望能跑贏大盤,達到這目標我已經非常滿意。資產配置方面,ETF是我愛用的選擇,因為它費用低廉又能分散風險,有些加強型指數ETF甚至成功跑贏了其追蹤的指數。
以下是我一些心得分享。
## 1. 配置多元資產 我將資產配置於指數ETF、債券和REITs等產品。為什麼沒有股票呢? 今年是「殺白馬年」,無論是台灣的國巨,還是中國的格力、茅台,都有價值投資者堅信的雷股。
指數ETF:管理費低、自動分散投資、降低風險。 債券:選擇與股市相關係數為負的債券,這些債券在股市暴跌時起到了保護作用。 房地產REITs:類似於債券,避險效果好,且長期穩定,可以持續領取分紅。
## 2. 建立財富安全區 為應對股市的不確定性,我將30%的資金投入貨幣基金,以備在市場下跌時加碼購買。這些貨幣基金今年的收益率約為4.5%。
## 3. 擴大投資範圍:中國 2018年,中國股市受到貿易戰、去槓桿政策和供給側改革的壓力。為了避開雷區,我選擇定投指數基金,使單一股票暴跌的風險得以分散。
## 4. 計算財富自由所需的時間,逐步實現 設定財務目標,並朝著這個方向努力。
## 5. 定義人生的商業模式 目前,我正在努力開發第二種人生模式。例如,作家花一年寫一本書,然後后三年持續收入。
## 6. 健康第一,生活第二,投資第三 生活不應該只被投資佔據,還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值得追求與享受,因此我們應避免讓自己成為只關注投資的人。
以上就是我對2018年的投資總結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對大家有所幫助。祝大家來年愉快,健康幸福,且與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關係,歡迎多多交流,明年見!